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2号),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示推荐、教育部审核,最终认定北京大学等100所高校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是首批入选的9所高职院校之一。此次入选,是学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等文件精神,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双创文化引领为关键路径、以双创实践平台打造为突破点、以良好顺畅的双创生态营造为保障,持续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100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等荣誉。
学校荣获部分创新创业国家级荣誉
学校坚持双创文化引领,构建立体多元双创文化,强化学生双创意识。
学校落实生本理念,在校园内打造双创文化“足迹”景观,开发“水利创新数字博物馆”和校本双创系列微课视频,建立校内“鲲鹏山黄河创新技术体验基地”和校外的黄河双创实践育人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切身体验水利工程创新成就,感受创新在水沙协调的“安澜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河”建设中的魅力和价值。定期召开“黄河之星双创故事会”,学生通过讲述禹、李冰父子等治水人物故事,讲述黄河治理创新发展成就,讲述吴祖太、王化云等优秀校友“创大业”的事迹,感悟“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求新创业”的水院精神,进而厚植“大业一肩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构建三阶递进的双创课程体系和“双平台”融合的双创实践教学载体,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基于需求导向,贯通衔接“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双创能力培养目标链。开设“通识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基于双平台的双创实践项目课程”三阶递进的双创课程体系,将“双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双创”知识能力基础。打造“双链耦合”的双平台实践载体,校企构建“国省市校”四级开放的科创平台和开封市应用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通过平台的小试、中试和标准化生产车间进行转化。基于四级科创平台,建立双创社团进科创平台的“苗子”培育机制,推动水利CAD协会等23个双创社团“苗子”进入对应方向的科创平台,参与课题研发和科技服务项目。学生已完成水利BIM设计、河清海晏、空天测绘等平台的600余项技术服务项目。基于“以研促创、资源共享”,构建“国省市校”四级开放双创孵化平台,建立动态的“创意种子营-创客苗圃营-创业孵化营”的双创“苗子”培育机制,打造实践场景,创设斯特林发动机设计等65个专业创新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政行校企协同,构建双创资源聚合生态圈,激发学生双创活力。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引作用,整合行业区域地方资源,依托中国水利职教集团、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和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协同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进产学研转创对接,创设“需求+供给”互联互通的3个双创资源聚合生态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加大对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奖励力度,成果转化收益的90%用于项目组的奖励和项目后续研发,促进成果转化。设立“黄河之星创业种子基金”及中泓投资基金,为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保障项目实施。建设由院士领衔的坝道工程医院、黄河明珠集团、开封黄河河务局等企业共建的12个产业研究院,技术对接产业,支持项目落地投产,走进市场。
目前学校已建成“专创融合”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24门。制订专创融合课程标准185个。《微商创业实务》获评国家级创业慕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就业创业金课。建设国家规划教材17部,《大学生创业基础》教材1部,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4项。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荣获国赛1金、2银、5铜,省赛36金、58银、59铜。2021年,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成就展中,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对于学校提升双创工作水平,推进教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服务学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国家级众创空间连续三年以优异成绩通过科技部考核。目前已遴选“种子营”培育项目8146个,进入“苗圃营”项目247个,成功孵化河南中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河南庭度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河邦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56家科技型企业,为黄河大堤险工、山西汾河灌渠防渗等水利工程“强身健体”,共取得经济效益6.5亿元。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指导我校双创工作 荣获第七届“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下一步,学校一方面将以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契机,坚持结果导向,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持续提升学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将紧密结合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专业特色,发挥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过硬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服务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