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首页] 欢迎访问tpy111太平洋在线-机械工程学院网站 收藏本站
../../images/bg_top.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 科研项目 > 正文

“跨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法和方法论”德国培训总结
日期:2012/05/09 18:46:02  |  点击:  来源:



20121020日至121日,我与郑兰霞、李自鹏一同参加了“跨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法和方法论”德国培训班。此次2012年度第二批中德高职师资进修项目,是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中国教育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举办,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具体负责,全国13所高职院校共有21人参加,分为汽车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技术两个专业组,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联邦州的州首府马格德堡METOP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42天的专题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习了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还切身感受了德国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收获很大。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

培训围绕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系统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考察德国培训机构和企业,了解行动导向型职业教育的实施目标,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双元制教育模式、课程开发、多样的教学方法、环境保护融入职业教育、企业考察方法等内容,熟悉了课程开发的流程和目标,设计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掌握了引导文法、计划演练、角色扮演、项目设计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并参观了中国全资收购的德国希斯公司和位于莱比锡的宝马汽车公司的工厂,了解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和企业文化。

培训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职业教育体系、过程导向和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多媒体教具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性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等五个部分。先后有多位教授及博士就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过程导向和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等作了详细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范式,在当今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其核心是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基本要求是:以职业情境为教学的参照系,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协调人,要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来完成。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由学生自己设立学习目标,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并总结经验,进行自我评价。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多种方式,如考查法、任务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法、计划演练法、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各有千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着全面和完整的提升,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和学习内容上需要灵活运用。在一年级阶段相对来说,由于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还不是了解很多,可以多采用考查法、角色扮演法、计划演练法等进行学习。而在高年级阶段时可多采用案例法、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等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培训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以德国老师的课堂讲授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参观了马格德堡市的部分职业学校,了解到德国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和规模及其独特优势专业。学生一般是与企业签订协议后,送到学校学习,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教育。通常一年级每周2天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文化知识,3天在企业学习,高年级一般每周3.5天在企业。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600-700欧元的生活费用。参观了布伦瑞克职业学校,它主要有机电、计算机、汽车、金属加工等几个专业,专门为沃尔夫斯堡大众企业培训员工。实地观摩了德国老师讲授的汽车检修实训课,在教室车间里有18个学生,老师先讲了如何通过仪器检测校正车轮平衡并示范,然后每2人一组进行设计检测,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操作和团结协作的过程。

在培训学习期间,还参观了马格德堡的希斯公司,莱比锡的宝马工厂及可再生能源培训中心等。这些工厂都有自己的培训部,新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操作实践。希斯公司的新员工都需要在钳工车间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岗。他们的考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员加工一件完整的零件,不需要学员回答一些理论的东西,就是考核实际的动手能力。德国产品加工的精细,就是源于对新员工基本操作技能的高要求。希斯公司是中国在德国全资收购的第一家工厂,主要是生产一些大型数控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从产品的设计到成品,都有严格的模拟、调试和检验等过程。在莱比锡的宝马工厂,参观了汽车制造的三个主要车间。在焊接车间,车身外壳全部由机械手自动焊接组装,90%的工作由机器人自动完成,看不见工人的操作。在喷漆车间,从打磨到各道喷漆工序,全部由计算机监控,每辆车都由终端控制自动在生产线上完成需要的色泽,整个过程都是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进行,我们亲眼目睹了车身在各个车间的变化过程。在电气安装车间,一辆辆车在流水线上,每2名工人一组,他们非常娴熟的把从送货皮带上传递过来的器件组装到车上。在这些工厂的生产中,从订单生成到成品的出库,都有着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有序化和规模化。

以下是在培训过程中所拍摄的部分照片:


二、学习成果

1.了解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关培训法律法规的信息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规范德国职业教育基本的法律有三个,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着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

2.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之间配合工作的形式

与希斯公司的培训师和中国员工交流经验,讨论了培训相关条例、培训计划,并查阅了德国工商业行会的考试法规和考试题目的演示和资料。德国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发动社会力量(包括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义务,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们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3.先进教学方法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

为使德国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德国政府提出了四种能力的培养观念,这就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并把这四种能力视为同等重要。为实现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或教学原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控制反馈、评估总结等六个方面,并且研究出了许多与行动导向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导文法、头脑风暴法、卡片教学法、团队合作、项目作业、计划和角色扮演等。

从德国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讲解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咨询者、帮助者、观察者。德国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给每一位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给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喜悦。这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团队精神为目标,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活动为中心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过硬。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另外,这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使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上。表面看来,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少,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准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体系的制定等。只有教师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才能保证课堂中“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的教学形式。所以说,此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教师必须自行开发课程所需的“项目课题”和“案例”;教师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参考资源。

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融入职业教育

以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保护的意义。

政治方面:能源战略,环保意识;经济方面:废气排放,驾驶安全;

社会方面:能源意识,环保规范;生态方面:绿色材料,降低排放。

6.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了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课堂质量目标设计不尽理想;课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对课堂质量管理的实施有些流于形式;高职教师对课堂质量认识不够到位等。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课堂教案:结构清晰、 教学内容明确

教学方法:多样性、促进学习的氛围

教学环境:科学合理有效、准备充分

教学过程:个性发展、聪明练习、互动性

教学效果:透明的绩效期望、学习效率高

三、体会思考

1.职业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享誉世界,我觉得这应该是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良好的政策机制、企业的全方位参与、以及行业协会发挥的桥梁作用和对企业用工约束等全方位的联动机制,多方的相互促进形成了人才培养方面的良好运行机制,而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又保证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良好体制。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需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之处。

2.职业课程的开发,至关重要

我们始终在强调课程开发要校企合作。在德国,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是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的。学校教师、企业工程师根据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共同开发出完整的课程教学内容,而且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方可采用。由于我们国情的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德国的课程开发模式,但是,我们可以积极与相关的企业专家沟通,按照六步法的课程开发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我们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3.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创新

这次德国的培训,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德国对于职业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视。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有其目的,那就是促使学生能够达到独立的、负责任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目标。由于学生进入到学校学习前已经都具备了企业员工的身份,因此其学习更多的是源于其工作的需要和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更加具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其角色变化为准备者、组织者、参与者、观察者、合作者和评价者,而不仅仅是说教者。学习内容是工作任务——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学习过程是完成任务——教师精心组织,认真观察,与学生共同参与及合作,给予学生中肯和鼓励性的评价。教师用行为和智慧去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考的方法能力、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知识技能的专业能力、完成任务的职业行动能力。

4.环境保护的融入,迫在眉睫

针对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资源浪费等现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强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意义,将其融入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5.文明意识的养成,从小做起

文明意识的养成,要从小事上做起,形成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素质。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很渺小,毕竟我们已经开始做了。

“出了国才知道自己有多爱国。”

---- 一位中国留学生如是说

“听过,我忘记了;看过,我忘记了;做过,我还记得。”

----德国人认为是孔子说的

“钱是你的,资源是世界的。”

----和德国人聚餐

在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先进性的同时,我认为需要客观的分析我们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异同之处,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去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而不是死板硬套,否则可能就会事倍功半。德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背景与我们不同,他们一个班只有十几名学生,而我们的学生数量要远远多于他们;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作为企业员工进行的培训,而我们的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不是企业的员工;德国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岗位,而我们的学生是在毕业时需要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岗位的。以上这些不同,都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选择的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成果,离开了国情的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总之,通过这次德国培训,收获匪浅,要将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实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将所学的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最新公告